混油皮+常年熬夜党的我,毛孔粗到能插秧。试过某书爆火的缩毛孔药膏、院线海菲秀,结果要么过敏爆皮,要么三天打回原形。
在江南做医美翻译的闺蜜甩给我一张对比图:法令纹原地消失、毛孔细得像磨皮,配文“韩国财阀都在抢的LDM水滴管理”。
查了三天资料,发现这玩意儿是韩国再生医疗认证的超声技术,能同时刺激筋膜层+真皮层,立马订了去首尔的机票。
推开狎鸥亭某黑标皮肤科的大门时,院长直接把我按进皮肤检测仪。“你的毛孔属于Y型(油脂型)+O型(老化型)混合态,普通水光注射只能补浅层水,但LDM的2.4MHz-4MHz双频超声波能打到皮下4.5mm,把玻尿酸‘焊’进真皮层。”
他掏出的探头长得像订书机,上面布满蜂窝状凸起:“这叫‘水滴模式’,每平方厘米发射200次微声波,相当于同时做热玛吉+水光注射。”
看我半信半疑,护士当场给我敷麻药:“疼不疼你待会自己判断,但做完立刻能逛街。”
Step1: 全脸涂满玻尿酸凝胶(冰凉黏糊像果冻),院长用探头从下颌线开始“盖章”。4MHz高频模式扫过苹果肌时,骨头缝里传来酸胀感,像有人用指甲轻刮牙床。
Step2: 切换到2.4MHz低频模式处理T区毛孔,突然变成小针扎的刺痛!院长指着屏幕解释:“低频超声波正在你的皮脂腺上‘打洞’,让后续控油精华直接灌进油窝。”
Step3: 敷上含三型胶原蛋白的冰导面膜,探头变成震动按摩仪,把残留的玻尿酸“夯”进皮肤。全程40分钟结束后,我抓起镜子——整张脸泛红但紧绷,毛孔居然呈“闭合态”,像被无形的手捏住了!
改善期24小时极限挑战:地铁站里的社死现场
刚出医院门,麻药劲突然过了。脸颊火辣辣地疼,像被马蜂群殴过,毛孔里不断渗出组织液(透明液体),吓得我冲进便利店买口罩。更绝的是地铁空调吹到脸上时,每个毛孔都像装了警报器突突跳,只好用围巾裹成木乃伊。
但第二天睡醒的奇迹让我惊呆:洗脸时摸不到任何颗粒感,原本能卡住散粉的鼻翼毛孔,现在平整得像抛光的陶瓷。闺蜜视频时尖叫:“你那个月球坑鼻头呢?被韩国欧巴亲没了?!”
Day1: 皮肤含水量从38%飙到72%(检测仪数据),但摸起来假滑;
Day3: 下巴爆出三颗白脓痘,院长说是超声波把底层闭口震出来了,用PHA棉片擦两天就消;
Day7: 化妆棉擦粉底时零卡粉,iphone原相机怼脸拍,毛孔从显老的“雨滴状”缩成几乎看不见的“针尖状”。更神奇的是下颌线,之前用阴影粉都救不回来的轮廓,现在居然有自然阴影!
双频交叉打击:普通超声提拉只有单一频率,LDM的**高频(紧致)+低频(修复)**同时作业,相当于花1份钱买热玛吉(筋膜层提拉)+微针(真皮层再生);
特别渗透玄机:普通水光注射靠针头硬推,LDM用声波空泡效应把玻尿酸分子“炸”成纳米级,直接塞进细胞间隙(院长给我看了电子显微镜对比图);
胶原流水线:超声波会让成纤维细胞误以为“地震了”,疯狂分泌三型胶原(婴儿肌同款),这比外涂胶原蛋白狠多了。
痛感分级:下颌骨4分痛(酸到牙根),鼻翼7分痛(像容嬷嬷扎针),建议自带减压玩偶;
不能即刻化妆!组织液渗出+彩妆堵塞=爆痘,备好医用修复面膜(推荐Dr.Jart+蓝丸);
找对探头:正版LDM探头有KFDA认证码,假货会用普通超声波冒充,做完反而角质层变薄;
维持期玄学:油皮管半年,干皮管一年,但我在第3个月叠加了LDM+水光注射套餐,毛孔至今没造反。
• 项目全称:LDM Hydro Facial Booster
• 操作机构:首尔清潭洞某明星皮肤科(防杠提示:不接散客需熟人推荐)
• 单次费用:55万韩元(约2900元,送术后修复包)
• 改善周期:2小时红肿退散,24小时可化妆
• 必要开销:术前皮肤检测8万韩元(约420元,检测报告堪比基因图谱)
(声明:结果因人而异,本人混油皮,干敏皮请先做局部测试)
发布评论
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