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韩国完成晶体植入手术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,选择可靠机构和医生的重要性远超价格差异。以下是我的真实体验分享,涵盖术前准备、手术过程及术后护理等关键环节。
我选择的是韩国首尔江南区的眼科医院,该院以ICL晶体植入技术出名。术前检查项目多达20余项,包括角膜厚度、眼压、内皮细胞数及眼底OCT扫描等。我的角膜厚度为480/510微米,无法进行激光手术,因此医生建议选择ICL晶体植入。由于我的散光度数低于200度,医生推荐使用带散光矫正功能的Toric晶体,并提前告知晶体库存充足,无需定制等待。
术前沟通环节中,翻译人员详细解释了手术风险与术后注意事项。例如,术后可能出现眩光、光圈等视觉干扰,需3-6个月逐渐适应。医生还通过3D模拟演示了晶体植入过程,让我对手术步骤有了清晰认知。
手术当天需提前1小时到院,每10分钟滴一次散瞳药水,共需3次。进入手术室后,护士会为患者眼部消毒并覆盖无菌布,仅露出眼球。手术全程由李钟虎院长操作,他拥有23年ICL晶体植入经验,累计完成超5万例手术。
术中需紧盯手术灯上的固定点,院长通过显微镜在角膜边缘做2.8毫米微切口,将折叠的晶体推入前房,随后调整晶体位置至居中。整个过程约10分钟/眼,无明显痛感,仅在晶体展开时感受到轻微胀感。术后即刻用裂隙灯检查晶体位置,确认无误后贴上透明眼罩。
术后需佩戴透明眼罩2周,防止夜间揉眼。前3天需每日滴4种眼药水,包括抗生素、激素和人工泪液。饮食需避免辛辣,禁止饮酒。术后1天复查视力已达1.0,但看近处有轻微放大感,约持续3周后适应。
术后1个月内禁止游泳、蒸桑拿,避免剧烈运动。我遵医嘱每日减少用眼时间,每工作50分钟远眺10分钟。术后3个月复查时,眼压、拱高及内皮细胞数均正常,眩光现象显著减轻。
手术费用因晶体类型而异,我选择的Toric Aqua+ICL晶体植入双眼共花费750万韩元(约合RMB4万元),包含术前检查、术后用药及3次复查。医院提供中文翻译服务,从术前询问到术后随访全程陪同,消除了语言障碍。
术后赠送的热敷眼罩和防蓝光眼镜实用性高,这种细节设计让整个治疗过程充满人文关怀。
韩国在晶体植入领域的技术成熟度体现在晶体库存充足性、医生经验充足性及术后管理系统性上。我的经历证明,科学严谨的术前评估、精细的术中操作及细致的术后护理,是手术成功的三大基石。
发布评论
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