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夏天站在镜子前自拍时,我突然对着自己的侧面轮廓陷入沉思:运动裤里扁塌的臀线像被熨斗烫平的饺子皮,腰腹倒是囤积着两层顽固的“年轮”。
直到刷到韩国博主那条被转疯的#蜂腰肥臀tag,我握着手机的手微微颤抖——原来脂肪还能跨部门调岗?
首尔江南区的工作室里,院长拿着我的体测图在腰臀区域画圈时,我莫名联想到米其林主厨处理头部和牛。
他指着后腰两侧的脂肪囤积区:“这里的备用资源足够给臀部造个立体画框。”
听到“吸脂部位优先选腰腹”时我眼睛发亮,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废物利用?
消毒室飘着轻音乐,我趴着感受腰侧传来蜜蜂振翅般的细微震动。
脂肪采集过程比想象中温和,仪器像智能吸尘器精密区分目标区域。
移植阶段更有趣,医生边哼歌边调整注射角度,仿佛在给臀部做3D建模。
迷迷糊糊中听见护士说:“现在给您捏个微笑臀线哦。”
前三天裹着塑身衣像只笨拙的企鹅,但摸到腰腹突然消失的凸起,偷笑的嘴角比AK还难压。
第七天淤青褪成淡粉,臀部的触感从硬邦邦的硅胶垫逐渐变成灌汤包般的Q弹。
比较惊喜的是某天试穿牛仔裤,后袋居然支棱起漂亮的弧形——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“裤子自动PS功能”!
三个月后的泳池派对上,闺蜜盯着我腰臀衔接处的S型倒吸冷气:“你偷偷报了维密集训营?”
镜子里的腰围缩了4cm却更显紧致,臀峰自然上提形成的阴影,把普通牛仔裤穿出了高定成效。
比较绝的是动态变化——走路时微微晃动的曲线,比任何提臀教程都生动。
现在每次摸到腰侧紧实的弧线,都想起院长那句玩笑:“脂肪是懂职场晋升的,从赘肉部门调任曲线管理局才算人尽其才。”
这场身体改造像场精密的外交谈判,让原本摆烂的脂肪在正确岗位发光发热。
如果说有什么后悔的,大概是该早点把囤了三十年的“腰部储蓄”转到更有前途的臀部账户吧!
发布评论
发布